第一篇: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调查报告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切入点,是新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点。最近,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到市政府部门咨询、与机关工作人员座谈等形式,对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了深入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七台河市政府坚持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的行政理念,不断强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把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市政府施政的每一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每次决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每年坚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并对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决算草案都必须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市政府组成人员和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调整时,必须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大常委会供职,并进行司法考试。市政府在决策桃山水库北岸拆迁、双叶公司工业用地、全市取暖费收缴标准等问题上,充分征求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及时召开了听证会议,不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还保证了决策的顺利实施。
二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公开。市政府注重强化“阳光政务”,在市、县区和部门建立了政务公开机构,开设了政务信息网站,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内容外,各级政府下发的政务文件、召开的各种会议、做出的重大决策,都在信息网上公之于众。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七台河日报、市电视台、市电台等对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领导的重大活动进行全程报道。切实强化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市政府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行政许可法等落实情况,先后开展了14次专项视察,不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对基层抓工作落实进行了有效监督。
三是构建信访全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首次在全市召开了群众工作会议,并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委群众工作部、市政府群众工作局、市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先后为群众解决了信访疑难问题3200多件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今年又在健全市、区县场、乡镇和街道、村和社区四级群众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开展了三级视频联动接访试点、信访代理试点,还推行了领导干部“四个一”群众工作制度,即每旬开展一次领导接访,每月坚持一个群众工作日,每季解决一个信访疑难问题,每年帮扶一个贫困户,全市呈现出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是建立便民服务保障平台。市政府学习借鉴成都、大连等地先进经验,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政务服务中心,把48个行政审批部门、7个中介机构、306项审批事项、29个便民服务项目、86项服务收费,集中到政务中心办理,实现了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解。又在22个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将民政、劳动、公安等10个部门28个便民服务项目延伸到社区,市纪委派驻干部现场监察,还投入37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电子监察系统,市监察局可随时对政务服务窗口进行网上监督,先后查处了102起工作时间脱岗、上网玩游戏等问题,有效带动了便民服务质量的明显提高。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问题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七台河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准备不足。随着政府权力的收缩和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公民和企业要求政府提供服务不仅呼声越来越高,而且项目越来越多,这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说法不一,认识有分歧,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体制欠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实际上是政府职能的一次根本转变,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告别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特别是要告别2014多年来的封建专制下的官僚主义,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我市在市级层面各项制度还比较健全,但基层政府体制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特别是乡镇政府的职能十分弱化、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
三是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公务员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有的对群众指责刁难,缺乏沟通协调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效。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对策建议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把全市各级政府建设成为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府,建设成为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建设成为全市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来,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进一步交给企业、市场和中介机构。完善科学和民主决策机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问题决策,严格按规定程序咨询论证、征求意见、公示或听证。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淡化权力和管制观念,增强责任和服务意识,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上。
二是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各级政府抓发展促和谐的能力。要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解决好个别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遇事推诿扯皮等问题。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认真贯彻《公务员法》,有效发挥现有培训机构作用,对全体公务员分批搞好学习培训,继续坚持聘请专家教授讲课、定期选派公务员到省内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习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发展趋势、破解疑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教育各级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执行政策、创造性地抓好落实的能力,确保政令畅通。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责任意识。要关注群众所需所盼,重点克服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彻底摒弃只讲管理不讲服务的衙门作风,努力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应酬性事务活动,主动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多跑省进京对上争取,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带头抓落实,层层落实责任制,该哪个部门办的事情,必须竭尽全力地办好。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督办检查和跟踪 ……此处隐藏11704个字……去买吗?
当然,买房自住是不必在乎这些指标的,但如果是投资就真的需要谨慎了。是否还记得2014年一线城市房价大跌,深圳那批断供的炒房者?是否还记得温州炒房团曾经在上海挥泪“斩仓”的场景?
毕竟,从历史上看,君子兰、大蒜、煤炭这些曾经被爆炒的东西,结局并不美妙,房子恐怕也不会例外。在泡沫破裂以后,迪拜至少还能剩下个世界级的楼王,国内的炒房者恐怕只能望着“地王”上的荒草发呆了。
=================================================
2014年楼市崩盘论引热议 专家称将会暴跌十年
--------------------------------------------------------------------------------
来源:北京晨报 @ 2014-03-30
第3页,共3页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李晶表示,海外有人宣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并警告中国房地产行业正走向崩溃。"但我认为这种担忧有些多虑。" "不同于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家庭债务急剧增长,中国家庭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远远低于美国约96%和欧元区62%的水平。"李晶表示,过度举债加上按揭证券化,是美国
次贷危机的根源。这两个因素在中国都不存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的症结在于投资者将房地产视为保值工具,那些将购房作为投资的人认为其风险小于股市。"
原文:
网上流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楼市重蹈日本覆辙?
雷同
日本国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调查显示,日本地价在去年连续第二年下滑,商业用地价格跌至纪录低位。
经济起飞晚了近30年的中国,金融危机过后地产价格依然火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7%,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
"现在的楼市,确实和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树长不到天上去,这样下去早晚要出问题。"曾在亚洲开发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不无忧虑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确实有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货币面临升值压力等等,都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类似。 此外,中国也与当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差异
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控制力、市场广度、银行体系和人口结构等都不相同。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看来,当前高房价症结在难以抑制的投机性需求。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如今还可以吸引投机资金。所以这几年房地产整体还难以遭到崩盘的结果。"但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果将会比日本更严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顾问部董事黎庆文更认为,内地楼市10年内都不会崩盘。中国内地金融体系与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地区不一样,央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控制力更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监管。中国**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泡沫。
沈建光认为,另一个视角是人口结构。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76.7%高点,城市化接近尾声;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加速阶段。只要吸取日本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历史就不会重演
=====================================
求一份政府经济学的工作报告或调研报告 字数1500以上
10[ 标签:经济学,报告,调研 ]羁 绊 回答:1 人气:1128 解决时间:2014-07-09 10:43
满意答案好评率:5% 今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因为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14年夏天,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经过一年的震荡,2014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增长明显减速,使我国外需急剧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一冲击与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蓄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其中,2014年至2014年在我国经济本轮上升周期中又连
续五年保持了10%以上至13%的高位增长。由此,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一些重要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就使我们面临着极其复杂和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2014年上半年,我国一些经济指标的运行还比较正常,但下半年特别是10月之后,急速恶化,跌势迅猛。一些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的增速大幅下降,一些指标(如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全国财政收入、出口和进口增长率等)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企业经营困难加重,失业风险剧增。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其对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都还在继续蔓延和加深。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已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不扭转这一趋势,就难以维护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全力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过快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我们能否驾驭复杂局面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检验。为完成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最直接、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经济管理职能,其作用就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调节经济运行,熨平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总体的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遇到经济衰退、金融危机而市场自发调节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金融救助措施和经济刺激措施。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我国的宏观调控在方向上和政策选择上也及时、果断地进行了重大调整。由2014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2014年中期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到2014年第四季度又调整为“一保一扩一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地,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重大措施。今年,为了完成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好已出台和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