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方案 篇一构建安全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些校园的重中之重。此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是为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力求总结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从而确保学校学生安全的高度稳定,保障学校教书育人的平安和些氛围。
一、整体部署
1、活动名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2、活动主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共创平安校园
3、活动时间:待定(具体时间见公告栏)
4、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5、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二、活动单位:
学生处
三、活动目的
发展和维护校园稳定实际,引导大学生学习自护,自救知识,强化大学生安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确保学生安全打牢基础,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为构建平安校园创造条件。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同学们与学校安全问题的交流平台,激发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前期准备
1、宣传栏通知:团委会在宣传栏发布相关通知。
2、内部准备:由学生处撰写比赛的相关通知,以及本次比赛所需试题以及试题的评分细则的。
五、各部门分工
学生处:组织比赛的具体流程、安排组织其他各处室协调工作
团委会:制作关于本次比赛的海报进行宣传
六、活动流程
1、主持人讲话并宣布比赛开始
2、比赛开始
3、评审评分
4、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七、后续工作
1、将安全教育持久宣传发展下去,以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的重视程度。
2、认真进行活动总结,汲取经验,正视不足。
3、做好活动资料的整理及收集备案工作。
4、对优秀班级进行表扬,倡导其他班级学习
注:
1、此次比赛中各环节的负责人员要尽职尽责,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本次活动部分环节可视实际情况而进行适当调整。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篇二1、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2、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3、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7、(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8、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9、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3、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A.25 B.50 C.75
1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5、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C )。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
16、依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在 ( C )安装和使用燃气。
A.厨房 B.客厅 C.卧室
17、电脑着火了,应( B )。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18、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 B )公里以内的地震?
A、50公里 B、100公里 C、300公里 D、500公里
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B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 较不利
21、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1、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22、据统计(A)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90% B、80% C、70% D、60%
23、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24、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B )。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25、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此处隐藏10202个字……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要求是( ABC )
A、突出重点、全面防御
B、健全体系、强化管理
C、社会参与、共同抵御
D、服从指挥,听从安排
63、避震应采取的姿势(AC)
A、蹲下或坐下
B、站立
C、趴下
D、侧卧
64、地震时应该避开下列哪些建筑物( ABD )
A、楼房
B、过街桥
C、垃圾箱
D、高烟囱、水塔
65、“三网一员”是指(ABCD)
A、地震宏观测报网
B、地震灾情速报网
C、地震知识宣传网
D、防震减灾助理员
66、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 ABCD )
A、决策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67、地震观测仪器分为(AB)两类
A、地震仪
B、前兆仪器
C、形变仪
D、磁通门
68、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有(ABCD)
A、地震本身
B、房屋质量
C、房屋的结构
D、场地条件
69、下列哪些学校是汕头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ABC )
A、金山中学 B、龙湖小学 C、两英中学 D、汕头大学
更多防灾减灾相关试题推荐: 篇六1.2017年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2.2017年“防灾减灾日”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3.2017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4.2017年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5.2017防灾减灾日主题: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6.2017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什么
7.2017最新防灾减灾知识测试题
8.2017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9.2017年中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10.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7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篇七1、地震有哪些前兆?
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4、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后者表现为呆滞、不吃食。猫则惊恐外逃,乱抓乱闹,有的叼着小猫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来。
5、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一般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变化是经 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6、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地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动物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人们观察错觉也可能认为有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7、地光有何特征?
综合目睹者的描述可知,地光的形状有条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闪光状和弥漫状等。颜色有蓝、红、白、黄、橙、绿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复合色光,如银白色、白紫色、绿青色等。地光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多数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极个别的也可持续到半个小时左右。地光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立即采取防震措施,减少生命财产的伤亡和损失。
8、地声是临震信号吗?如何根据地声的特点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成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根据地声的'特点大致能判断地震的大小: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9、利用动物异常进行地震预报,应注意什么?
动物异常并不是一概由地震引起的,还有其他干扰因素需排除,即季节、气候、生理活动、疾病、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等。所以我们要对动物异常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认是震前反应时,才能用来预报地震。
10、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XX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
11、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哪些震前准备工作?
1)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8)准备防震包: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12、防震包内应准备什么物品?
应准备食品、水、常用药品、手电、手机及铁锤等小型工具。
1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应该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