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篇一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自____起施行。(B)
A、印发之日 B、2016年7月8日
C、2016年7月1日 D、2016年10月1日
2、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____,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B)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B、《中国共产党章程》 C、中央《八项规定》
D、《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3、问责应当分清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____.(C)
A、全面领导责任 B、重要领导责任
C、主要领导责任 D、监督责任
4、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向____写出书面检讨。(A)
A、问责决定机关 B、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C、同级党的委员会 D、上一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5、问责中,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____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D)
A、两个月 B、三个月
C、15天 D、一个月
二、多项选择
1、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ABCD)
A、依规依纪、实事求是 B、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分级负责、层层落实
2、党的问责对象包括:(ABC)
A、各级党委(党组)
B、各级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
C、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
D、普通党员
3、问责应当分清责任,包括:(ABCD)
A、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B、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C、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D、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E、领导班子中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成员承担监督责任
4、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有:(ABCDE)
A、党的领导弱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
B、党的建设缺失,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
C、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D、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
E、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5、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ABC)
A、检查 B、通报 C、改组 D、解散
6、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ABCD)
A、通报 B、纪律处分 C、诫勉
D、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
7、问责决定应当由(AB)作出。
A、党中央 B、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
C、组织部门 D、纪检监察机关
8、采取(ACD)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A、组织调整 B、诫勉谈话
C、纪律处分 D、组织处理
9、问责追究的是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哪些责任:(BCD)
A、集体责任 B、主体责任
C、监督责任 D、领导责任
三、判断题
1、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人事权限予以追究。(B)
A、对 B、错
正确答案: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予以追究。
2、党的问责工作追究的只是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的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B)
A、对 B、错
正确答案:党的问责工作追究的是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3、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党组织应当予以通报。(B)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党组织,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4、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党组织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A)
A、对 B、错
5、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严肃批评,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B)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6、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的党的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A)
A、对 B、错
7、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只能单独使用。(B)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8、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可以合并使用。(A)
A、对 B、错
9、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A)
A、对 B、错
10、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A)
A、对 B、 ……此处隐藏3760个字……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督促整改工作持续取得更大成效。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文权威解读 篇六“利剑”向何方 “板子”怎么打?——聚焦《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四大看点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专家指出,条例的印发施行,标志着党的问责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再次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政治信号。条例对谁来问责、对谁问责、什么情形要问责、如何问责等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让问责工作“有章可循”。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细化具体化,问责的“利剑”指向何方?“板子”怎么打?新华社记者梳理条例为你一一解读。
覆盖各级党组织 瞄准“关键少数”
条例: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问责条例对问责工作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首先明确了问责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即谁来问责、对谁问责的问题。“问责的主体是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党组织的执政党来说,问责工作必须落实分级负责的原则,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压实责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除了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原则,条例把问责的责任不仅落实到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也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工作部门,这是问责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细化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鲜明态度。
对于“对谁问责”的问题,条例规定包括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
专家表示,将各级党组织纳入问责对象之中,意味着问责不能只对下级,包括中央部委党组、省区市党委也要把自己摆进去。同时,条例还突出强调问责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成为了问责的重中之重。
6种问责情形 体现纪法分开
以来,党中央把问责作为管党治党利器,先后对山西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等严肃问责。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对4.5万余名党员干部作出了责任追究,起到了很强的震慑警示作用。
在现有500余部党内法规制度中,与问责相关的共有119部,这些法规制度对事件、事故等行政问责规定多,没有突出坚持党的领导、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问责主体不明确、事项过于原则、方式不统一。
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有6个方面失职失责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影响恶劣的,就要进行严肃问责。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用问责唤醒责任意识 篇七“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相信随着问责条例的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将更加密实,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倒逼机制将更加严厉。问责如同一把杀手锏,给那些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马由缰、信口雌黄、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套上了笼头,不敢再肆意妄为,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触带电的高压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一次次扯开了大嗓子,却看不见甩开的膀子,那么久而久之,党员干部就会麻木不仁,难免产生“只要无过,无功也罢”的政治错觉。找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或及时解决问题,只会让群众更反感。“真抓”还是“假抓”、“实抓”还是“虚抓”、“常抓不懈”还是“偶尔抓抓”,都体现了转作风是否严实。所以,深入地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地以“严”和“实”的态度进行整改,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员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两个百年”伟大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利的,就当机立断、立马横刀,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彻底越好,切忌拖泥带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变成常态、推向深入,关键要看在解决问题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发现反弹能不能严肃处理,解决深层次问题能不能啃下硬骨头。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中强调:“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转作风不能有“陌上花开缓缓归”的闲情逸志,知道错了的东西,要及时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同时,还要聚焦改作风转作风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出台一个就执行落实好一个,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要零容忍,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松;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问责条例的制定为广大干部严实的工作作风树起了标准:工作要做细,不能“做戏”。转作风一定要实实在在,切不可虚张声势,立场不坚,则“四风”之疾永远不能痊愈。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6月29日,省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关精神。
会议指出,加强党内问责工作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是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中央政治局在建党95 周年前夕审议通过问责条例,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释放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坚决态度。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要率先学习,学深悟透、吃透精神、把握更准,保证执行到位,避免出现偏差。
会议要求,问责条例下发后,要及时按照中央、中央纪委要求,抓好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工作。要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问责条例内容和有关精神列入中心组学习内容,与学习其他党规党纪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形成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要抓好宣传引导,结合贵州文化、贵州实际,创新宣传思路和方法,注重宣传时效和实效,对条例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解读,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要紧扣中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问责机制,确保真正用好用活条例,推进问责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倒逼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加大问责工作力度,不仅对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坚决问责,而且对失责不问、问责不严,应当问责而没有进行问责,破坏法规制度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行动要快、问责要准,越往后执纪越严,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发挥震慑警醒作用,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